Global
EN
可持续发展
可持续发展
持续创新、引领行业进步是我们不屈的使命。
新闻&资源
新闻&资源
时刻与您分享我们的一点一滴
关于我们
关于我们
音特电子集技术研发、芯片制造、封装测试、销售和服务于一体
人才发展
人才发展
一同释放潜力,塑造人类健康未来
新闻&资源
时刻与您分享我们的一点一滴
企业新闻 行业资讯 产品知识 资料下载
PLC产品的抗扰度8大核心问题
来源:音特电子 发布日期:2025-09-21 浏览次数:213次
分享:

1.工业生产车间中的大功率设备(如起重机、电焊机等)对PLC工业控制抗扰度的电磁兼容性有什么影响?如何进行防护?

答:大功率设备(电焊机、起重机等)通过传导辐射双重路径干扰 PLC,具体影响及防护如下

主要影响:

  1.  电源干扰:设备启停时产生电压骤降(如起重机启动导致电压跌落 10%~30%)或尖峰(电焊机引弧产生 kV 级尖峰),导致PLC电源模块过载、CPU复位生成人机界面图 (1).png
  2. 辐射干扰:电焊机电弧、起重机电机的强辐射(1MHz~1GHz)耦合至PLC的信号线和通信线,导致模拟量采集失真、通信丢包
  3. 地环路干扰:大功率设备的大电流流过接地网,形成地电位差(可达数伏),通过PLC 的接地系统引入共模干扰

防护措施

电源隔离与滤波PLC电源前端加装隔离变压器(隔离电压≥2kV)和浪涌保护器(SPD,标称放电电流≥20kA);输入端串联 π 型滤波器(共模电感 + X 电容),抑制传导干扰

物理隔离:大功率设备与 PLC 控制柜保持≥5m 距离,中间设置金属屏蔽墙(厚度≥1mm 钢板);设备的动力电缆穿金属管敷设,金属管两端接地

接地优化PLC 系统采用独立接地网(接地电阻≤4Ω),与大功率设备的动力接地分开(间距≥5m);控制柜内用铜排做接地汇流排,缩短接地线缆长度(≤1m

 


2.PLC工业控制抗扰度的设计中,如何选择合适的继电器和接触器以降低电磁干扰?不同类型的继电器和接触器在电磁兼容性方面有哪些差异?

选择与干扰抑制

  1. 机械继电器:需在触点两端并联RC吸收电路(R=100~1kΩC=0.1~1μF),抑制火花辐射;选用带磁吹灭弧的型号(如施耐德 RXM 系列),减少触点烧蚀
  2. 固态继电器:选择 零电压导通、零电流关断型(减少 dv/dt),输出端串联电感(10~100μH)抑制开关噪声;控制端与输出端采用光电隔离,阻断干扰传导
  3. 接触器:大容量接触器(≥100A)需加装灭弧罩(金属栅片),线圈两端并联续流二极管(直流线圈)或 RC 电路(交流线圈),减少断电时的反电动势

 


3.PLC工业控制抗扰度的控制柜内,布线方式对电磁兼容性有何影响?如何进行合理布线?

答:控制柜内布线是 EMC 的关键环节,不合理布线会导致干扰耦合增强,合理布线需遵循以下原则:

布线对 EMC 的影响:

  1. 平行布线:动力线与信号线平行(间距<10cm)会通过电容 / 电感耦合产生串扰(如模拟量信号误差增大 10% 以上)
  2. 环形回路:线缆形成环形(如电源线与回线绕成环)会成为辐射天线,放大干扰(10MHz 以上频段辐射增强 20dB
  3. 强弱电混布220V 动力线与 4~20mA 信号线同线槽,会导致模拟量信号受工频干扰(50Hz 杂波)

合理布线方法

》》》分区布线:控制柜内划分 动力区(接触器、断路器)、控制区PLC 模块、继电器)、信号区(端子排、变送器),区间用金属隔板隔离,线缆通过不同线槽敷设

》》》线缆处理

动力电缆(≥1.5mm²)粗短化,避免盘绕;模拟量信号线用屏蔽双绞线(屏蔽层单端接信号地),长度≤30m

通信线(如 Profibus、以太网)远离动力线,交叉时呈90°垂直,减少耦合面积

》》》接地布线:接地线缆用多股铜缆(截面积≥4mm²),短直连接至接地汇流排;信号地、功率地、保护地在汇流排单点共接,避免形成地环路

 


4. PLC工业控制行业,如何对抗扰度进行接地设计以提高其抗干扰能力?接地电阻的大小对抗扰度 的电磁兼容性有什么影响?

接地是PLC抗干扰的核心合理设计可有效泄放干扰,具体如下

4.1 接地设计原则

· 接地类型

    信号地(SGPLC的模拟量 / 数字量信号参考地,需与模块接地端子可靠连接,阻抗≤1Ω

           功率地(PG:接触器、继电器等功率器件的接地,通过粗线缆连接至汇流排,避免与信号地直接连通(通过电阻或磁珠隔离

           保护地(PE:控制柜外壳、金属隔板的接地,直接连接至接地网,防止触电和辐射泄漏

· 接地方式

  • 低频(≤1MHz)电路采用单点接地(所有地线汇总至汇流排一点接地),避免地环路
  • 高频(≥10MHz)电路(如通信模块)采用多点接地(就近连接至机柜接地柱),降低接地阻抗

4.2 接地电阻的影响及要求

· 接地电阻过大(如>10Ω)会导致干扰无法有效泄放,使 PLC 外壳带电(感应电压>50V)、信号地电位不稳定(引入共模干扰)

· 工业标准要求:PLC 系统接地电阻**≤4Ω**,接地体采用镀锌角钢(50×50×5mm),埋深≥0.8m,周围敷设降阻剂(如膨润土);接地网与厂区动力接地网间距≥10m,避免相互干扰

 


5.工业环境中的温度、湿度变化对PLC工业控制抗扰度的电磁兼容性有哪些影响?抗扰度应如何设计以适应这些环境变化?

答:工业环境的温湿度波动会影响PLCEMC性能,需针对性设计

温湿度的影响

· 高温(>60:电容容量下降(如电解电容容量衰减 20%)、磁芯磁导率降低(共模电感抑制能力下降),导致滤波器性能劣化;PCB 焊点氧化,接触电阻增大,传导干扰增强

· 低温(<-20:塑料部件脆化(如连接器外壳开裂)、线缆绝缘层变硬(屏蔽层接触不良),导致屏蔽效能下降

· 高湿度(>85% RHPCB 表面凝露导致漏电流增大(绝缘电阻从 100MΩ 降至 1MΩ 以下),地环路干扰增强;金属部件锈蚀(如接地端子),接地阻抗上升

适应设计

· 元件选型:选用宽温器件(-40~85),如 PLC 模块选西门子 S7-1200(宽温版)、电容用钽电容(耐温>125)继电器、接触器选用银触点(抗氧化)

· 防护措施

       控制柜加装温控风扇(温度>40启动)或加热器(温度<5启动),维持内部温度 15~35

       安装湿度传感器和除湿器(如冷凝式除湿机),控制湿度≤70% RH

  PCB 涂覆三防漆(厚度≥50μm),连接器用防水型(IP65),防止潮气侵入

 


6. PLC工业控制EMS中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的信号传输容易受到电磁干扰,如何进行隔离和滤波以保证信号的准确传输?

答:传感器(如温度、压力)和执行器(如阀门、电机)的信号(4~20mA0~10V)易受干扰,需通过隔离和滤波确保准确传输

隔离设计

· 信号隔离:在传感器与 PLC 之间加装隔离变送器(如西门子 7MF4033),通过光电耦合或磁隔离实现 信号 - 电源 - 全隔离(隔离电压≥2.5kV),阻断地环路干扰

· 电源隔离:传感器 / 执行器的供电采用隔离式 DC-DC 模块(如 TI DCP0105),与 PLC 电源系统完全分离,避免电源噪声耦合

滤波设计

· 低频滤波:模拟量信号线串联 RC 低通滤波器(R=250~1kΩC=0.1~1μF,截止频率 1~10kHz),滤除 50Hz 工频和电机谐波

· 高频滤波:在信号输入端串联铁氧体磁珠(阻抗≥100Ω@100MHz),抑制射频干扰(如变频器辐射的 100MHz 以上噪声)

· 线缆处理:信号传输用双绞屏蔽线(绞距 10~20mm),屏蔽层单端接信号地(靠近PLC侧),减少磁场耦合;线缆长度≤50m,过长时加中继器

 


7. PLC工业控制EMS中,如何通过软件编程来提高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?例如,采用哪些算法和策略来处理受干扰的信号?

答:软件编程可有效处理受干扰的信号,降低硬件干扰的影响,常用策略如下PLC 特殊环境图 (1).png

7.1 数字滤波算法

平均值滤波:对模拟量信号(如温度、压力)连续采样 N 次(N=5~10),取平均值作为有效数据,抑制随机脉冲干扰

中位值滤波:对采样数据排序,取中间值,适合剔除突变干扰(如电焊机产生的尖峰干扰)

限幅滤波:设定信号合理范围(如压力传感器 0~1MPa),超出范围的采样值视为干扰,用前一次有效值替代

7.2 抗干扰策略

· 冗余校验:通信数据(如控制指令)加入校验码(CRC16、校验和),接收端验证失败则请求重传;关键参数(如设定值)存储双备份,定期比对一致性

· 超时与自诊断

       对传感器信号设置超时判断(如连续 500ms 无更新则报故障),避免死锁

       启用 PLC watchdog 定时器(如西门子 S7 OB100),程序跑飞时自动复位

· 故障容错:设计 “失效 - 安全” 逻辑(如传感器断线时,阀门自动关闭);重要控制环节(如生产线启停)采用 “双手动确认”,避免单信号干扰导致误动作

 


8.PLC工业控制EMS中的电源系统在受到电网电压波动和电磁干扰时,如何保证PLC的稳定运行?有哪些电源保护和滤波措施?

答:PLC 电源系统是电磁干扰的敏感环节,电网电压波动(如骤升 / 骤降、浪涌)和电磁干扰(如谐波、脉冲噪声)可能导致 PLC 死机、数据丢失甚至硬件损坏。保障稳定运行的核心措施包括

· 电源保护措施

加装 UPS 不间断电源:应对电网断电或持续波动,确保 PLC 供电连续性(尤其适用于关键生产环节)

配置 交流稳压器:针对电压长期偏移(如偏远厂区电网),稳定输入电压至 PLC 额定范围(通常 220V±10%

安装 浪涌保护器(SPD:在电源输入端串联 SPD,吸收雷击或电网切换产生的高能浪涌(如 10/350μs 波形的雷电浪涌)

· 滤波措施

串联 EMI 电源滤波器:抑制电网传入的高频传导干扰(10kHz~30MHz),同时阻止 PLC 内部干扰反向注入电网(需选择符合 IEC 61000-4-6 标准的滤波器)

采用 隔离变压器:通过电磁隔离切断共模干扰路径,尤其适用于模拟量模块供电,减少地电位差带来的干扰

直流侧加装 LC 滤波电路:针对 PLC 内部直流电源(如 24V),滤除高频纹波,稳定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供电


https://www.yint.com.cn/news/knowledge/753.html   PLC工业控制 EMS 中,通信电缆数据传输错误解决问题?

https://www.yint.com.cn/news/knowledge/752.html    EMS 抗扰度在医疗仪器应用